【音樂追夢】哈佛經濟系畢業走出華爾街繼續音樂夢 國際大提琴家寄語父母讓孩子思考未來
發布時間: 2021/05/10 18:31
華裔大提琴家李垂誼,香港出生,成長於美國;近年旅居柏林,經常穿梭歐亞演奏,並尋找在音樂路上再出發的靈感。年前他改編著名作曲家王立平的《紅樓夢》,讓人耳目一新,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音樂特例。愛香港的活力充沛,經常漫步街頭,2010 年與姐姐合作成立「垂誼樂社」,冀成為跨文化國際交流平台。
李垂誼在馬會支持下,開展了「賽馬會樂.憶古蹟」計劃,為本地年輕音樂家搭建舞台,在大都會香港,演奏百年經典樂章,展現藝術活力。這名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學系、曾在華爾街當過一年實習生的廿一世紀音樂家,最大願望是以鮮活形式再創作,讓經典不受限於時間及空間,永續提琴般的歌詠。
李垂誼接受馬會《駿步人生》訪問當日,一身便服並戴上鴨舌帽,揹著大提琴行李箱出現,看去就像一名音樂學院學生。到了正式訪問,他換上恤衫西褲,挺著腰板與客席主持、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對談,這時看去,倒有點金融才俊的模樣。
練琴刻苦 中學後不再拉琴
他的音樂路,有一點與別不同。李垂誼的媽媽林冬妮是鋼琴家,曾就讀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,家中三姊弟,早就在美國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接受了音樂洗禮。初學時,一個姊姊專攻鋼琴, 另一個姊姊拉小提琴,媽媽於是建議他:
不如你拉大提琴,那麼我們家裡就可以來一個三重奏了。
儘管在茱莉亞音樂學院,李垂誼是公認的神童, 經常以最小年紀贏得不少比賽,但回顧那段刻苦學習的日子,即使現在的他輕描淡寫,邊說邊笑,當提到有好幾個「吃不消」的階段時,倒是坦白的說幾乎想過要放棄,曾揚言「我不想再拉琴了!」學琴是一項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作業,「如果要拉到高水平的話,一定會很辛苦的。」鋼琴家媽媽後來和他「協商」,答應他中學畢業後便不用再拉琴了。
不讀音樂 更有渴望
後來他在美國哈佛大學修讀經濟系,以觀眾身份欣賞音樂,反而對音樂有另一番視野。「我是到了大學,不需要再練琴,反而喜歡聽音樂,那才發現以前學會的(技巧),原來可以做到那麼好玩的地步,而且充滿可能性。世界上竟有許多不同(形式)的音樂,除了古典音樂,西方東方的都有不同風格……」他形容當時的自己,對音樂十分「hungry」:
正因為當年沒有讀音樂,在回到音樂界的時候,反而更渴望。
李垂誼大學畢業後,在紐約華爾街短暫投身金融界一年。及後認清要走的路,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修得碩士學位,並獲推薦進入德國科隆音樂學院深造。2004 年,他獲得「楊尼格洛國際大提琴比賽」冠軍,成為贏得該獎的首位華人;同年,發表個人首張專輯《大提琴作品集》。他與鋼琴家郎朗、李雲迪及王羽佳同時被意大利最具權威的報章《Il Corriere Della Sera》選為華人古典音樂界的「四大金童玉女」。
李垂誼認為,孩子學音樂到了某個階段,需要自己去發現和思考,「一定要自己去發現為甚麼喜歡音樂」,這樣才能繼續發展下去。
願琴聲媲美歌聲
李垂誼指出,今時今日,音樂學院畢業生如果同時擁有一門別的技能,絕對是好事,這對個人發展也很有利。「有了互聯網,有了社交媒體……我們除了是一個音樂家,還得學會怎樣跟不同的人接觸。」他自己讀經濟學出身,某程度上令他看過「音樂以外的世界」,有助他日後應對變化的環境。
不過,話說回頭,這名音樂家的最大支柱,不是社交媒體「那些很表面的like」,真正對象是「坐在音樂廳內的聽眾。」他說:
如果你覺得我拉出來的提琴聲,近似女高音或女中音演唱時的歌聲,那我便心滿意足了。
李垂誼近年在柏林居住,經常穿梭歐亞,在各地的著名音樂廳演出,發現歐洲學生相對有較多的演奏機會,這方面香港學生較落後。「回港後我認識了許多香港音樂學生,我問自己:為什麼他們演出機會不多?香港缺少甚麼?明明每年都有世界知名音樂家訪港,卻少有年輕本地音樂家可以與大師同台演出。」
創樂社 培育本地音樂家
他2010年創辦「垂誼樂社」並擔任藝術總監,希望匯聚全球演奏家作跨文化交流,啓迪音樂界新晉,並透過在本港具歷史價值的古蹟舉行音樂會,令香港人更認識本地歷史及文化。樂社至今已舉行過百場活動與音樂會。
同場加映:從小開發左右腦培養出尖子生 媽媽分享記憶讀書法實戰篇
TOPick推出「Band1學堂」,更多教育升學資訊:https://bit.ly/3a6HT6T
【hket TV家庭台】《湊得輕鬆啲》逢周三晚上10點伴你同行育兒路︰bit.ly/35z6COD
TOPick登陸MeWe啦:https://mewe.com/p/topick
責任編輯:王明芳
全文刊登於香港賽馬會刊物《駿步人生》